当然,下面是对你这段文字的改写版,保持原意且字数变化不大,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:
---
一提到那些极力吹捧清朝的专家,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名字无疑是阎崇年。
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大力美化满清王朝,把清朝形容成“黄金时代”,甚至竭力为清朝种种残暴统治辩解,将那些专制暴君描绘成所谓的“圣君”。
尤其是他在《百家讲坛》里主持的《清十二帝疑案》节目,两年之内居然重播了五次,这节目深深影响了大量观众,甚至可以说是给很多人洗了脑。
加上后来著名的“掌掴事件”,阎崇年的名声更是广为人知,成为了吹捧清朝的代名词。
因此,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极力粉饰清朝历史的专家,也明白他对清朝的诸多评价往往毫无历史依据,甚至带有明显的偏颇和荒谬。
不过实际上,在吹捧清朝的这些专家当中,要说谁最极端、最彻底地美化满清,阎崇年其实算不上最夸张的。比起他,另一个专家李治亭才是真正到了疯狂的地步。
李治亭眼中,清军几乎就是现代“解放军”的化身,清朝入关简直是“慈善行为”,是来“解放人民”的。
展开剩余83%虽然阎崇年大力赞扬清朝,但他至少还承认并批判了清廷存在的一些暴政(他用词是“弊政”)。
比如提到皇太极入关时的劫掠,他称被掠的人畜约有93万头,虽然他表示这对清廷来说是“幸事”,因为增强了实力,但他依然承认这对中原老百姓来说是极大的灾难,造成了无数家庭破碎,人民流离失所。
而李治亭却完全否认清朝入关存在任何暴政,反倒视其为“解放者”。
他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剃发易服不仅是加强满汉团结的重要举措,更是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关键手段。他称这是一个奇迹,因为在此之前从未有政权成功改变广大汉人的服饰和发式,而满清却做到了,这代表满洲文化的重大进步——见《清代满洲文化发展阶段论》。
2. 南明政权不过是机会主义的伪政权,是被士绅和流寇维持的旧势力,早已被人民抛弃。满清的统一反映了历史潮流,赢得了人民拥护,深入人心。
3. 清军入关后迅速统一全国,结束了长时间的战乱和分裂,实现了从大乱到大治的转变,重新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多民族国家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利好。
4. 满清入关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,是进步的表现,不能从狭隘的汉族或封建王朝立场去批判满清,简单强调清军屠杀是片面的。
5. 洪承畴等一批汉族官员脱离腐朽的明朝政权,转而投靠生机勃勃的清朝,施展其治国抱负,发挥应有作用,不应被污蔑为叛徒或汉奸,这种观点不符合中国国情。
6. 汉族统治满洲及其他少数民族是合理的,反过来满族统治汉族同样无可非议。
7. 300年前明清的争斗,是双方势力的对抗,我们不能站在某一王朝或民族立场去否定另一个。
李治亭甚至多次宣称:我们编写清史,是代表国家、人民和党在做事,反对他的观点就是反对国家!他发表的文章《清朝逊国九十年祭》极力歌颂满清主动将政权交还人民,称满清开国史诗般辉煌,对清朝灭亡表达深切惋惜。
说到底,李治亭的观点简直丧心病狂,毫无人性!
像剃发易服这样残酷的暴政,稍有良知的人都会认为它是反人类、反文明的罪行。
然而李治亭竟然称它为“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手段”和“奇迹”,难道他没意识到这所谓的“奇迹”背后,是数千万人的惨死和血流成河吗?
为了粉饰清朝,他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良知。
李治亭的历史观念是极端现实主义,认为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,谁强大就投靠谁,骂吴三桂、尚可喜、洪承畴是汉奸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。按照他的逻辑,岳飞、文天祥、史可法、郑成功这些民族英雄反而成了阻碍民族统一的罪人,而吴三桂、尚可喜、洪承畴成了“统一”的功臣。
他的历史理论粗暴简单,政治正确的宏大叙事掩盖了对历史的冷漠和对人性的残忍。
虽然李治亭极力吹捧清朝,但他并未成为公众吹捧清朝的主要代表,反而阎崇年走到了台前。
原因其实很简单:阎崇年的观点看似“更加公允”,更具迷惑性。
阎崇年虽极力称赞满清,但偶尔也会提及清朝的“弊政”,在说话时带点批判口吻。
这种策略明显比李治亭的粗暴全盘否认更让人接受,更能让一部分人相信清朝是可以理解甚至是有积极意义的。
因为满清的暴政是事实,无法掩盖。李治亭完全否认,甚至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禁止国人反对,简直像强盗行径,极易激起反感。
阎崇年则轻描淡写地称其为“弊政”,虽有缺点但总体不错,这种表述让他看起来“客观公正”,潜移默化中让人接受他的说法。
李治亭的“忠心耿耿”反而让人觉得不真诚,缺乏客观性,反而招致反感,真是“画虎不成反类犬”。
所以,在吹捧清朝的领域里,阎崇年成了最广为人知的“脸面”,不断为清朝洗脑,而李治亭则隐藏在幕后,继续极端叫嚣。
实际上,无论是李治亭还是阎崇年,二者观点本质上并无区别,都是逻辑混乱、毫无史实根据的胡言乱语,根本得不到大众认可。
若用他们的论调去洗白日寇侵华,也同样可行。
李治亭的说法是,日军“入关”是解救中国人民,批判日军入侵就是狭隘,不应强调日军屠杀是残暴。
阎崇年的话术则是,日军入侵虽然有些“弊政”,但总体有益,掠夺了财富和人口(甚至把人民和牲畜相提并论),虽然对人民是不幸,但对日军来说是“幸运”。
试问,我们能接受这种无耻的历史修辞吗?
无论如何粉饰,坏东西就是坏东西,脏东西无论怎么洗都仍然是脏的。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越来越多中国人能接触和了解真实历史,某些自称专家的吹嘘早已无法蒙混过关,这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---
你看这样改写如何?需要我帮你调整更文艺些或者更学术些吗?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-信钰证券官网-恒指配资开户-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